网络尚有言论空间的原因

张华  苹果日报
上周五本栏谈及中央的两大利益集团「宣传系统」及「互联网集团」,为争夺互联网控制权,以旗下传媒(一方是中央电视台及《人民日报》,另一方则是《人民邮电报》)互相指摘、各不相让。
这是中共的利益集团首次动用手上的传媒去攻击体制内的「同志」,可见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体制的腐蚀作用。不过,火并分出胜负后,将是中国网络言论空间大举收缩之时!
在中国,不同传媒有不同的言论空间,由中宣部直接管理的党报及电视台,言论空间最小,各类都市报次之,空间最大的是互联网(这是相对的,距真正言论自由还远着哩)。很多出位大胆的言论,甚至直斥中共、明嘲暗讽「党国体制」文章,多出自网络。为甚么?
传统的传媒,无论电视电台,还是报章杂志,都掌握在中宣部手上,有着几十年扼杀言论自由经验的中宣部,对传统传媒的管理自然得心应手。相反,互联网是新兴事物,其管理谁属一直妾身未明,由多个部门分割管理:硬件部份,包括光纤网络、互联网供应商等,归「工信部」;
内容部份,包括入门网站、新闻网站等,由宣传部门负责;电讯集团则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分管。
正因为两虎相争,互联网才有监管上的灰色地带,就像两省交界的多是三不管地区,当年中共正是在井冈山这样的湘、赣交界区域,才有了生存的空隙,然后慢慢壮大成长。
另方面,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量非常大,要完全扼杀,必须付出「毁掉互联网」的高昂代价。因此,北京当局近年虽然投放大量资金打造「防火长城」,甚至建立「人肉监控长城」的庞大网络警察,辅之以「五毛党」,仍很难杜绝网上的异见。
不过,一旦中央两大集团就互联网管辖权的博弈分出高下,无论最后是中宣部赢出,还是工信部获胜,都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将面对一场寒冬。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后,其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维护中共政权,这是绝不容妥协的。
若是中宣部,其窒碍言论空间、监控传媒的「能力」,有目共睹。即使是在扼杀表达自由只是「初哥」的工信部,同样要把「有效监控网络言论」放在首位,而非像现在那样,为保住互联网市场,对某些过位言论可睁只眼闭只眼。
当然,这场血拼也可能拖下去,不一定会分出胜负,而是双方都作出妥协,维持目前的共管模式。这种局面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最有利,也可维持网上极有限的言论空间,这是最理想的博弈结果。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编辑与整理]

推荐文章:

最新推荐文章列表

人民力量 公民非暴力抵抗初探 (视频)

收集茉莉花的种子,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克服恐惧,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茉莉花个人安全手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