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當眾頂撞胡錦濤,試探“群臣”

《明鏡月刊》宋長江

        胡錦濤超常的忍耐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溫家寶越雷池的勁頭,已經變得強勢的溫家寶,在會議上公開反對胡的說法,拒不承擔宏觀政策變形的責任,就是在試探包括胡在內的各方反應。結果,胡雖氣憤,但仍隱忍不發。溫家寶故意頂撞造成的思想混亂,也讓中央部門和地方高級領導猜測不已。


表面上看,鄧小平啟動的改革,在江澤民時代締結了一個盛世,胡衹要守成即可。但實質上這個盛世卻危機四伏,胡面臨的改革任務更加艱鉅,但胡不是一個大刀闊斧的人。他提出的全面、均衡的科學發展觀,更著力於微調。僅已經壯大和正在壯大的各類利益集團的折騰,就已經讓胡錦濤倍感無奈了。外界說溫家寶是一個無奈者,但最無奈的卻是胡錦濤。溫家寶還可以裝無奈,胡錦濤連表現一下無奈都不能。

這就使胡時期的政治改革顯出某種保守因循、猶豫觀望、裹足不前的特點。溫能夠有空間做成此事,一個原因是胡的上述這些特點給了他機會。如果前一時期胡對溫的依賴給了溫權力擴張的空間,則後一時期,胡的“保守”、“不折騰”則給溫以推卸責任的機會。如果胡有魄力有機會進行政治改革,溫根本沒有機會只通過嘴皮子空談政改來樹立民主派的形象。溫大談政改的結果之一,就是自己樹立了民主形象,而把不民主、不改革的責任全部推向了胡錦濤。並且,通過反覆強調“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最終將其導致民怨沸騰的社會經濟政策的失敗全部推卸給胡錦濤。如果說溫對胡有所依賴,則只可能是這種依賴:溫需要胡這樣一位弱主在他前面擔任保守者的角色,而對他樹立民主形象的舉動無可奈何。溫實際上處於一個表面上冒險,實際上安全的非常有利位置。

胡超常的忍耐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溫越雷池的勁頭,已經變得強勢的溫家寶,似乎也想在某種場合下檢驗胡及大家的態度。中南海北院的消息來源透露,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由於國務院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推出的4萬億刺激計劃在具體執行中走偏,導致粗放型增長抬頭,胡錦濤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把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的號召,溫在會議上適時地公開反對胡的說法,強調“調整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圖快”,拒不承擔宏觀政策變形的責任,就是在試探包括胡在內的各方反應。結果,胡雖氣憤,但仍隱忍不發。溫家寶故意頂撞造成的思想混亂,也讓中央部門和地方高級領導猜測不已。中共省部級官員明白了:胡是弱主,而且不衹是江、胡有權力決定他們的政績水平和仕途命運。

如此局面下,中共高層人事安排的“南北分治”,本質是胡錦濤權力進一步弱化,溫家寶進一步強勢的寫照。雖然10月底《人民日報》在胡的震怒之下,發表文章試圖廓清因溫家寶空談政改而帶來的噪音,但畢竟沒有以《人民日報》社論的形式發表,威力雖大但也透露出胡在宣傳領域控制力弱化的現狀。聯想到年初,溫借胡訪美之際通過親信在胡的陣地《人民日報》以個人名義發表文章紀念胡耀邦的舉動,未來溫家寶在宣傳領域,尤其是互聯網領域反戈一擊,或適時發出不同聲音,為十八大人事爭奪“添風加雨”,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海外媒體都注意到了,11月3日《明報》一篇評論就發現,“在中央級官方媒體中,新華社對溫總一直是力挺的”。溫在深圳的政改講話,全國衹有新華社獨家詳盡報道,而溫上任後,迄今唯一接受專訪的內地媒體也是新華社。而國家主席胡錦濤迄今視察的唯一內地傳媒卻是發表“鄭青原”文章的《人民日報》,明報感嘆“難怪今年北京“兩會”,兩大官媒分別以胡、溫頭相為自己攤位宣傳,個中透露玄機,可窺一斑”。 並指出,就在《人民日報》刊登鄭青原的文章之後,11月2日,官方新華社屬下的《國際先驅導報》刊出對CNN主持人扎卡里亞的專訪,通過美國記者之口再樹溫家寶的形象。

總之,胡溫的分道說明中共黨內團結已成為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受困於黨內團結局面的胡錦濤,其反擊之勢也僅此而已。歷經數度宮廷生死之鬥的溫家寶,早已練得骨強筋實,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必然使出渾身解數來樹立自己的形象,維護自己集團和家族的利益。中南海的“南北分治”可能將進一步向有利於溫的方向演化,會進一步影響到十八大的人事格局。山雨欲來風滿樓,新一輪血雨腥風正在來臨。

(《明鏡月刊》第10期)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