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为何如此害怕自由言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DW  4/21/2011

数月来,中国政府加强对维权人士以及具有批判性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活跃人士施压。新闻审查也愈发严格。两周前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被逮捕的事件将这轮镇压风暴推向高潮。北京强硬路线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新近的镇压浪潮开始于2010年秋狱中人权人士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之时。今年2月,网上出现了号召人们以阿拉伯革命为榜样举行茉莉花抗议的匿名呼吁。北京对上述两个事件的强硬反应首先反映出中国领导人非常紧张不安并且试图将任何不同的意见、任何抗议扼杀在萌芽中。虽然从表面看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强大而不可战胜,但在中国领导人眼里,形势却不然。中南海的领导人越来越觉得自己坐在火药桶上。在今年3月一年一度的人大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温家宝令人吃惊地公开承认: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地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人治复辟,法治倒退

这一长串未解决的社会问题至少解释了中国领导人为何态度如此强硬的部分原因。其结果是共产党将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在"维稳"的名义下,辩论遭到压制、新闻审查更为严格,镇压批评者有了理由。法学家江平认为,这是全面倒退的一个表现:

"现在我们的社会里面把稳定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因为什么是稳定呢?这个稳定的标准是什么呢?这稳定的标准就是由地方的党政首脑来确定。甚至一个县的政府都可以确定这个县现在稳定不稳定。那么县稳定不稳定当然由县委书记、县长来定。所以这个稳定压倒一切弄不好就是使得人治复辟,法治倒退。我认为,这个情况和我们主张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

对不稳定的担心,对抗议活动有朝一日会危及共产党专制的担心解释了许多官方媒体评论员为何用那样的腔调警告"西方势力"不要抹煞中国的进步,逼迫中国采用西方价值观。

容忍度降低,阻止普世价值传播

这样的政治运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许多专家认为,和过于几年不同,目前的政治气候并不是受政治形势影响的紧一阵、松一阵的周期的一部分。人权观察的贝奎林(Nicholas Bequelin)指出,这一次涉及更多:

"这次是想夺走公民社会在过去10年、20年里取得的进步,是想封锁过去几年里互联网带来的自由言论的空间。这是对政府究竟能够容忍多少批评的大规模重新定义,是试图降低容忍度的标尺、阻止普世价值在中国的继续传播。"

贝奎林说,在中国的领导层中,强硬派看起来占了上风。在9人政治局常委这一权力核心中,负责内政安全的周永康这样的人看来扩大了影响力。他们想在2012年秋的18届一中全会前为自己的派别摆好阵势,因为届时将出现领导层换届。胡锦涛的接班人将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国家主席。

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民主、不透明的体系中,领导人换届也是对政治冰期到来的一种解释。如果领导层情况不明、尚处过渡时期,那就更要避免骚乱和批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在新的领导层坐稳江山之前,很难期望有更多自由空间。一位著名的北京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换届之后情况可能好转。但他马上补充说,对此他并没有根据。

作者:ARD  译者:乐然

责编:苗子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