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胜主权的新页,暴君统治的最后一页

亚洲周刊
主权不能成为屠杀人民的遮羞布。若统治者没道德人道底线,主权就不能成为政治独立的底线。没有人会想到,利比亚的变局,带来了全球政治一个新模式:一个长期以来违反人权的政权,在国内人民的抗争中,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可以里应外合地被推翻,避免生灵涂炭,挽狂澜于既倒,完全有正当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
这也推翻了过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理论。二战之后的世界趋势,就是强调国家主权的独立,防止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重演。但主权如果沦为某些政权屠杀人民的遮羞布,就是人类文明的耻辱。七十年代的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屠杀了数百万人民,他们的尸骨成为今日柬埔寨博物馆的痛苦见证;九十年代非洲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也是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遇害,而各国太迟、太慢和无力的干预,也引起全球的反思:人权是否高于主权?因为分析到最后,主权必须为人权服务。如果某些独夫和狂人拿着主权当借口、挡箭牌,肆无忌惮地杀害人民,那么主权对人民来说不但没有意义,还会是帮凶。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没有了道德和人道的底线,那么主权就不能成为政治独立的底线。但在现实政治的操作中,关键还是实力。苏联时期的几次大清洗,也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受害,但西方在理论批判的武器中,却不敢作出武器的批判;同样的在中国文革期间,也传来了耸人听闻的暴行,但联合国和发达国家不敢奢言干预。这因为苏联和当时的中国都有强大的武装,尤其在一九六四年之后,中国也有了原子弹,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意味要打一场核子大战。不过到了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都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除了 ​​赤裸裸的利益争斗外,还要讲究推出「软实力」,才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可以抢占道德的制高点。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说自己不尊重人权,也在不断争取国际上的话语权。连卡扎菲的利比亚,也会强调他统治下的男女平等,女权获得保障,不用戴头巾或把全身包裹起来,是中东地区对女人最尊重的国家。因而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与实践,还有不少灰色地带,但高举人权的旗帜,也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断面对这样的挑战。伦敦的暴乱,暴露了英国深层的阶级矛盾和种族矛盾,也被批评是违反人权。美国在六七十年代的民权改革,归还黑人被剥夺的政治权利,都是受到国际上舆论压力,讥讽这个号称人权立国的国家其实充满了伪善,而在澎湃的社会运动浪潮下,终于改变了「白人比有色人种更平等」的游戏规则。人权VS主权的争论,还会不断持续下去;它像一个幽灵,在全球的上空徘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停不了的政治张力,也带来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利比亚的变局,翻开了人权胜主权的最新一页,也写下了暴君统治的最后一页。

■ 邱立本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编辑与整理]

推荐文章:

人民力量 公民非暴力抵抗初探 (视频)

收集茉莉花的种子,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克服恐惧,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茉莉花个人安全手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