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评论: “土地财政”走到尽头

不久前,去了中国西北的一些县级城镇,古城不见踪影,都是毫无差别,近年建成的所谓新型、但是丑陋的城市。


一座座在建的商品楼矗立在公路边,铁道旁。很多地方,整个城市道路全部挖开掀翻,没有一条好路,车开过去,剧烈颠簸,尘土飞扬。而到了夜晚,那些卖不出去、无人居住的建筑物就成了一座座黑洞洞的、地域般的死城。真是触目惊心!


面对如此巨大的闲置空房,不禁问当地朋友:为什么政府继续支撑房地产业?他们的回答是:第一,这里除了盖房,没有其他经济增长
支点;第二,只要盖房,当官的才有政绩利益。朋友的回答可谓简洁深刻。


当下,中国的
土地财政已经完成了从东部向西部,从大都市、省会城市向县级城市的蔓延。只是在西部地区,在这些县一级城镇,并不存在发达地区那样足够大的市场和足够强的购买力。尽管如此,房子照旧盖,不管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使然。在土地财政的背后,是政府、银行和开发商的联盟,三者构成利益共同体,只有房子继续盖下去,地方政府、官员、开发商和银行才能各得其所。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
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另有一个测算是:2010年土地成交价款3万亿,地方财政收入4万亿。土地成交价款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为74%。而这个比例在1989年仅仅是0.24%

问题是,
土地财政不可能继续下去了,正在处于物极必反的拐点,走向尽头。这是因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城市化时代、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代正在结束。中国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业高增长交相呼应的时期结束,土地财政趋于枯竭和房地产走向停滞的历史新时期。

一旦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的历史前提急剧消失,
土地财政衰落,其影响将是深刻和剧烈的,首当其冲的是地方财政。多年来,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没有土地财政,地方政府的宽裕日子会捉襟见肘,陷入财政危机。此外,没有土地财政,还意味著房地产业的萎缩,势必影响地方的GDP,于是一个财政危机问题就会演变成增长跌落问题,进而演变为就业问题。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原本指望通过土地财政还债。没有足够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面临的是债台高筑。如果广大的地方各级政府出现赤字,加之不断恶化的债务危机,将不仅导致中央财政吃紧,而且会置地方政府的债权人于困境,国有银行坏账急速增长。设想一下,一旦房价、地价跌落,将会有多少地方政府破产?到那时,人民救不了,中央政府的财力也救不了。

土地财政曾经辉煌,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源泉;如今土地财政的恶果全面显现,究竟对中国宏观经济有哪些进一步的冲击,还要拭目以待。应了中国的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RFA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编辑与整理]

推荐文章:

最新推荐文章列表

人民力量 公民非暴力抵抗初探 (视频)

收集茉莉花的种子,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克服恐惧,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茉莉花个人安全手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