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论:民主化需要突破历史主义的迷雾

文章来源:《公民》月刊   5/18/2011

本刊特约评论员

2011年注定是一个让人焦灼又让人充满期待的年份,宫廷内的权斗游戏煎熬着高层的神经,他们进退失据的反应又把社会整得风声鹤唳,而民间社会借助微博发起的舆论冲击战和籍此展示的民间力量,又反过来让体制时刻处在恐惧之中。这一切,都说明了变化是可以确定的,唯一不确定的是变化的方式,未来的变化模式是上下互动?内外合力?危机驱动?对于未来,我们尽可以想象,但是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镜鉴。2011年正好是辛亥革命百年,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关注中国未来政治转型的人们的重要话题。

今日中国和百年前的中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丧失合法性的统治模式,僵化的政治集团,尖锐的官民矛盾,等等都是重要的维度。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联想,足以让当局坐立不安。因此在舆论领域,当局强化了党建90周年作为贯穿2011年的宣传主题,目的就是要重设传播议程,占据传播阵地,压制公民社会的话语权。

不过,毕竟民间话语体系已经有了独立存在的空间,无论是博客、论坛、微博以及私下的聚会,民间对于辛亥百年都可以进行比较自由的阐述和解读,笔者也多次参与了民间发起的辛亥百年的话题讨论。当然,说是讨论历史,其实所有问题都是现实导向的,目的都是希望从历史中挖掘智慧,为当下的政治困局求解。

从笔者参与的有限的几次讨论中,感受到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悲观心态,很多人认为站在民主化的角度,现在转型的社会条件甚至远不如百年前的清廷统治时代,比如清朝统治只是专制统治,和共产极权主义对社会的控制不可同日而语;清朝统治者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而中共迄今依旧把宪法玩弄于鼓掌之间;当年地方势力已经崛起,地方政治参与机构咨议局日趋活跃,报禁、党禁等已经取消,民间的政治空间已经打开;而放眼当下,在党国的维稳和控制体系下,民间政治空间极度萎缩,替代性政治力量无法成长。类似的对比可以很多,不过细致的分析这种社会环境异同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这种横向比较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能陷入历史主义的迷雾当中。导致民主化发生的原因众多,其作用机理并不遵循定势,参照某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对当下和未来进行任何机械的对比,推理和模拟都可能把我们带入认知的误区。

从认知角度来看,我们对历史的解读往往是一种主观的附会,其中深深的带有当下思维的痕迹,后来者可以逼近历史真相,但是永远无法穷尽真相,更无法去感受构成当时社会氛围的群体心理,因此导致辛亥革命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后人真的难以论断,因此拿历史事件来推定现实和未来,是不严谨的。

同样来反观现实,我们也需要承认,现实更加复杂,要完全了解现实,也超出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同样是辛亥百年和当下的对比,比如清朝活跃的地方势力,的确我们似乎找不到对应物,但是谁可以否定今天中国地方势力的日益崛起?从舆论场中的刀光剑影,从所谓重庆特色,从宏观调控,从选择性腐败惩治等等,那些敏感的人们,其实可以确信,地方势力和中央的张力,已经相当显著。而从新闻自由,社会自治等因素来看,我们同样需要反复追问,当我们都拥有互联网,当那么多的个体的博客,微博等等事实上已经成为重要媒体的时候,我们难道还能简单的说,当下社会比清朝还没有办报自由?!当民间力量可以和公共舆论互动,在很多个案上实质性的改变进程的时候,我们还能说,民间社会是一盘散沙吗?

因此历史是一种重要的镜鉴,在辛亥百年之际,挖掘变革发生的机理,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民主化进程有重要的裨益。不过辛亥革命提供的毕竟是一种历史场景,而历史场景毕竟是过去式的舞台,它永远无法替代现实的舞台来上演未来的剧本。要感知当下社会的动力,感受社会的演变趋势,唯一的方式是参与到鲜活的社会进程中,民主化的故事不是历史所预设的,而是每一个公民个体的参与写就的。没有广大公民的主动参与和创造,中国永远不会实现共和、民主、宪政。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