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2011-5-19
立法会李卓人动议平反六四。
说这是传统,但太传统了。当成为传统时,就变成例行公事。例行公事到泛民议员例必照读一份他们以为精心撰写的讲稿,而我每年回想六四也思潮激动时,他们只是平平淡淡的念念有词,何俊仁更读自己的讲稿也不甚流畅;例行公事的黄毓民例必青筋暴现乘机大骂其他民主派投共;例行公事的自由党刘健仪例必摆出没有忘记六四惨剧的姿态,却又抛出中国不断进步、一国两制之下香港不应干涉内地事务于是投弃权票;政府官员也照例全部缺席;民建联也照例失踪,唯一必须留下的曾钰成。除了议员讲稿添上了刘晓波和艾未未,将去年立法会平反六四辩论的录像重播,相信也没有人为意。
争取平反六四二十二年了,除了循例做的事情,是否可以有些新思维?每年就是放放风筝,立法会动议发言,搞搞游行再来维园烛光集会。并不是说不要再做了,而是做到例行公事式,连主事的人也不过是循例过堂式办事。如果只是这样的思维,如何重燃日渐冷淡的民情?引发新生一代的注意?
这些年,八十后的社会运动较能引起关注,不是因为他们的策动能力较强,而是他们会想:「还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有苦行反高铁,有涂鸦撑艾未未。想想,若不是涂鸦,触动政府神经要重案组接手,即使长毛多抬几次棺材到中联办,公民党多组织几次游行,艾未未事件未必那么受港人关注。
「还可以做些什么。」
若果不提一些建议,就会有人骂只懂批评。
好吧!
可不可以里面平反六四,外面组织人群抬着民主女神像围绕立法会转,里面辩论多久就转多久?
不一定游行,可不可以组织快闪行动,约定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各自去到中联办门外,不带标语,不聚集,不约定服装,就在那某分某秒大叫一声「平反六四」,叫完各自散去。
二十二年了。每年都希望有些新意,却每年都是看到同一班人拿着同一本笔记念同样的一番话!
蔡锦源 自由撰稿人
相关文章:
收集茉莉花的种子,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纪念六四22周年,在社交网站上将生日改为6月4日,坐等普天有良知的人一起过生日!
在change.org上签名声援艾未未(详细图解)
克服恐惧,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