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148点与6.4之殇:尚福林好大喜功造恶果

     (2011/05/27 发表)
      上周,在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国际板已经“越来越近”了。由于担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可能对A股造成“抽血效应”,在原本市场就对经济回落担忧的情况下,盘整多时的A股对国际板的“利空”袭来惊慌失措,沪深两市本周一开盘就呈现暴跌局面,“黑色一周”重创A股。
   鲁政委:培育成熟的股市文化既要为融资方着想,又要为投资方着想。要进行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市公司连续几年通过分红方式给投资者的回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得再融资。
   
     李大霄:建议实施真正的市场化。新股发行市场化,对新股“破发”现象应该进行具体分析。A股如此深度和广度的新股破发已经超出了市场规律所能解释的范围,其背后暴露的是不合理的新股定价机制和发行改革尚未彻底市场化的弊端。
   
    2010年全年中国内地加上香港股票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到的资金总额高达528亿美元,摘得全球股市IPO融资桂冠。不过,与大规模股票发行筹集资金不太协调的是,中国股市今年整体表现不佳,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跌幅仍然高达11.4%,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预计2011年中国IPO融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但时间才刚到5月底,A股市场IPO的总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1500亿,从今年1月截止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从2700点涨至3050点再回到2700点附近,虽然指数波澜不惊,可多数个股短期跌幅超过20%,多的甚至高达40%、50%,从4月开始,A股两市开始加速下跌,一个半月的交易时间跌去了300点有余,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怨声载道,究其原因,高价IPO超募、上市公司不断再融资和国际板、新三板的排队抽血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抽血机”一:高价IPO集体超募
   
     “如果你只说自己募集一两个亿,那就太丢人了,现在发新股,不募集三五个亿,还真拿不出手。”这是今年年初一位公关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的内幕,“公司、投行和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既得利益者,都希望超募,这样大家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至于怎么才能超募,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现状:
   
     巨额超募资金闲置
   
     一方面,新股高价IPO造成大量超募,而另一方面,却是这些超募资金其实大多都在闲置,存银行、买理财产品甚至买楼买车,不亦乐乎。
   
     统计显示,2009年6月18日以来实现IPO挂牌的454家公司到目前为止共募集资金6911亿,其中超募额高达3847.64亿。但是,这么多超募资金,却有六成以上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项目仍在沉睡,未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创业板的启动,让这种超募现象登峰造极。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28只新股问鼎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的有14家,占50%。在2010年内,于A股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募资的344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4907.23亿元,超募3024.2亿元。造富游戏由此开始。乐普医疗的控制人蒲忠杰、爱尔眼科的创始人陈邦,成为当时创业板造出来的首批富人。从这以后,“双高”似乎不再只形容肥胖人群,而成为了创业板新的代名词,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际,发行股价为每股110元,对应市盈率为115.29倍。
   
     而在中小板中,这种高价发行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最为典型的便是海普瑞 ,询价机构与保荐机构互相捧场,询价机构的最高报价竟然达到250元,公司发行价最后定在148元,超募资金50多亿。迄今为止,募资已投入金额为9.75亿元,尚有49.6亿元分文未动。而且,其中9亿元现金则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影响:
   
     使股市快速失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易宪容说,目前的市场持续下跌就是市场扩容过快的结果,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而且新股发行价过高。2011年4月,共有17家风险创投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IPO,合计融资23.19亿美元。目前,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共创造了54笔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高达11.52倍。
   
     在对有上市潜力的公司进行资金入股等支持后,再将这家公司“包装”上市,短短一两年,突击入股的风险投资机构就能拿到10倍以上的获利。一家公司上市成功背后,多家机构分食大蛋糕。“上市公司和创投以及保荐上市的券商们倒是高兴了,可投资者就惨了。”易宪容说,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虽然饱受投资者指责,但现在“三高”问题仍然严重。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市场的萎靡不振除了欧债危机、存准率连续上调,资金面紧张外,与股票市场的供求状态有关。如新股发行这一块,虽然大都是小股票,但连续不断的发行,其累积效应不可小视。“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有些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不是用于投资合适的项目,而是用来买地、买房、买办公设备,有的甚至放在银行里吃利息”。
   
     鲁政委说,有钱花不掉,成了创业板一个奇怪的通病。而被花掉的钱,干了些什么也不一定。
   
     在谈到资金问题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任何一家股票市场,资金都是影响涨跌的重要因素,中国股市也不例外。现在中国股市资金失衡,新股发行过快,去年我国新股发行已经居全球首位,但股市表现全球倒数第三。
   
     呼声:
   
     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了冤大头
   
     高价IPO肥了上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却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为最后的冤大头。新股上市从首日涨幅100%以上到现在破发,新股中签率从万分之几到现在百分之六十,这无疑是一个讽刺。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90%是散户,该群体对发行价没有发言权,少数代表多数报价,不仅使定价很难代表大部分投资者的真正投资愿望,更为上市公司、承销商和询价机构等利益团体抱团谋利提供便利。承销商为了获取较高的发行费用,必然倾向于高市盈率发行,千方百计为拟上市公司进行过度包装;而对上市公司来说,超募可以降低筹资成本,追求低成本筹资是理性筹资人的必然选择,这与承销商的超募倾向不谋而合。加之监管的薄弱,伴随着利益团体的各得其所,超募也成为必然。”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潘成告诉记者。
   
     “我是专业打新者,2009年和2010年我都完成了全年9%的收益,虽然是比不上很多游资敢死队一天的收益,可是非常稳定。但是今年1月打新到4月,我亏了十五万。”
   
     “抽血机”二:再融资个个如狼似虎
   
     股市确实是一个投融资的市场,但现在的问题是投资不见效,融资变着花样来。在新股高价IPO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银行为补充资本充足率的再融资,部分企业为解决产能扩张中资金不足的再融资,都将对资金的欲望放在股市之上。不仅如此,就连以前部分受限制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可以开禁在资本市场再融资。
   
     现状:
   
     大家都把眼睛盯在股市上

   
     据统计,今年迄今共有6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总计融资1871.40亿元。此外,还有163家上市公司提出增发预案并尚未实施,计划融资总规模高达4167.32亿元。统计显示,已进行增发的67家上市公司中仅3家选择公开增发,合计融资65.70亿元,仅占已融资额的3.51%。而在提出增发预案的163家公司中,仅8家上市公司选择了公开发行的方式,预计融资总规模为272.26亿元,占比也不过6.53%。
   
     去年12月份以来,截至5月27日,累计有21家上市公司公告拿到证监会核准增发批文,但至目前尚未实施。其中3家为公开发行,18家为非公开发行。大盘的连续下跌,确实困扰了不少计划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对于已经拿到增发批文的公司来说,进入了6个月的倒计时,更面临着“股价跌、时限紧”的窘境。据统计,截至昨日收盘,在拿到增发批文的公司中,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或接近破发。
   
     影响:
   
     只顾圈钱没有回报之怪象

   
     李大霄说,上市公司再融资本来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上市公司只顾圈钱,而不思回报。有人认为,现在好多上市公司已经采取了定向增发,这样对市场的影响不大。而我认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而客观地说,只是它比公开增发的影响面要小一些而已,而并不是对资金面没有影响。除非像中石油那样直接增持股票,对市场就没有负面影响。
   
     鲁政委说,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上市公司再融资就两只眼睛盯着股票,这是导致市场扩容压力加大的原因之一。现在除部分银行要进行再融资外,其他上市公司需要再融资4000亿以上,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接近去年全年增发预案中募集资金总额4931亿元。
   
     上市公司今年再融资规模急剧扩大,主要归因于货币政策紧缩,连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致使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成本抬高。据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随着贷款利率提高,公司一季度的财务费用增加了1000万元。这对于一个年净利润不到1亿元的公司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因而,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也就在情理之中。
   
     易宪容指出,上市公司圈钱现象明显,不仅在新股发行上圈钱,而且上市后通过再融资继续圈钱。 如果任由再融资潮泛滥,势必对本来就弱势的股市形成巨大的压力。管理层是否因此出手调节还难以预测,但这并不是没有先例。2008年,中国平安推出千亿再融资计划,考虑到该融资规模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巨大,在监管层的介入下,该融资计划未能成行。而在2009年末,监管层对再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用途做出限制,导致10多家公司纷纷调整方案,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募集资金额度大为缩水。
   
     呼声:
   
     让资本市场承受不起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对于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再融资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作为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通道,再融资成为不少公司做大做强、解决经营性现金流压力的基本方式。但在股指处于高位时,由于增发价较高经常会套牢参与的投资者,另外,企业融资规模过于庞大,也会造成市场恐慌,股价下跌。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银行等巨无霸的再融资和新股的再融资,是目前股市最难以承受之重。以银行为例,以补充资本充足率为由头,再融资需求强烈。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在今年4月就明确提出要为补充资本充足率再融资600亿元。
   
     此外,不少上市不久的公司,也开始再融资。如欧菲光 、珠江啤酒 、大连港等公司都是去年才上市的公司,上市时间多在一年以内,再融资的规模多在1亿元以上,大连港IPO时融资近30亿元,此次计划发行公司债,再融25亿元。去年8月才上市融资7个多亿的欧菲光2009年的净利润才5098万元,2010年业绩只增长2%,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还下降,这样的公司现在又开始发债融资,由此可见其对资金的渴求有多么强烈。如此类推下去,老的新的一齐来,大盘小盘股都狮子大开口,股市怎么承受?


“抽血机”三:国际、新三板排队

     “A股目前很多问题没解决好,B股也成了僵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冒进地上国际板和新三板,资金分流是肯定的。”一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说,如果国际板来了,他肯定要去买世界500强公司,“即使是像茅台这样的优秀公司比起麦当劳来,你愿意投资哪个?大资金挤泡沫,其实是为了腾资金出来。”

     现状:

     千亿资金需求只是开始


     刚闭幕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国际板已经“越来越近”了。由于担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可能对A股造成“抽血效应”,外加市场资金面出现日趋紧张的局面,5月23日A股市场出现2.93%的大跌。由于证监会公开表示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面对目前良莠不齐的A股市场,以及未来充满世界500强优秀企业的国际板,股民和机构们会用手中的人民币购买哪个市场的股票?对A股而言,国际板究竟是一个庞大的“抽血机”?还是一个遍地黄金的新天地?

     根据最新消息,国际板推出条件渐趋成熟,多家境外企业的上市热情也是越来越高,其中已经明确表示希望在国际板上市的汇丰银行,初步选定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提供上市服务,融资规模相当于50亿美元左右。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组合伙人陈朝光曾经预计,国际板初期可能有5家左右的海外公司挂牌,总融资额在1000亿元左右。这还只是开始,如果按国际板吸引世界500强公司上市的目标看,以后一个世界500强,融资规模都可能是百亿计。

     影响:

     世界500强会分流A股资金


     易宪容说,建设国际板是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提升中国国际金融地位的重要举措。从国际上来看,世界金融强国无不将引进国外优质企业在本国上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比如目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其中至少有15%来自海外公司。中国提出建设国际板后,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如汇丰银行、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纷纷表达了到A股上市的意愿。 国际板没有什么大问题,来国际板上市的企业,是优质资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给中国投资者带来了真正的机会。

     “相对而言,新三板的问题多一些,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如何,公司治理状况如何,很难说。”易宪容说,近年来,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融资额等都连上台阶,在“量”的扩张上速度惊人。但在“质”的改进方面,虽然也有进步,步伐却显得相对缓慢。新三板的推出仍然应该重视质量。

     不过,鲁政委观点比较中性,他认为国际板并不是马上就要推出,因为按照惯例,股市不上涨,一个新的市场是建立不起来的。他同时认为,新三板属于场外市场,对主板市场影响不大。

     李大霄也认为:“新三板市场至少在初期阶段对主板市场不构成威胁,现在市场对此有些反应过度。”

     呼声:

     新三板半生不熟别催熟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监秦茂军说,压力较大则是因为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回报太低了,在分红派息上远远低于国际板公司。如果一旦国际板开通,投资者可能就会弃A股而选择国际板股票。

     对于国际板渐近的消息,市场给出了不同声音,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消息偏空,供应压力将增大,主板市场也有失血的可能,同时未来国际板中世界500强公司相对低的股价有可能与现在主板的股价形成比价效应,从而进一步拖累主板。因此,不少市场人士建议对于国际板的建设应该有对冲机制,既能吸引世界500强落户,又不至于对A股形成很大冲击。

     而对于完全陌生的国际板和不太了解的新三板,不少投资者则表示出无奈,毕竟创业板狂跌的现状摆在面前。“说新三板门槛比创业板高,公司比创业板公司成长性好,那为什么不直接把创业板撤了?创业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新三板定位是什么?美国粉单市场?如果不是,那创业板来干什么?”一位投资者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创业板还没解决好,新三板就是个半生不熟的市场。

   综合上述,中国股市在近几年中已经成为政治派别之间博弈的战场,从买榨菜到买瓜子的包装公司上市,从大肆圈钱好大喜功的短期高速发行新股到大股东快速套现。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之流不顾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亿万股民的利益,造就了大量虚假包装上市的公司,在未来几年之后大量中国上市公司危机将大量显现。中国基金公司与私有虚假包装上市公司老板相互勾结制造了中国股市的高价神话。这些所谓的基金精英们在最近的几年之间的6月4日,都会制造出狂砸中国股市造就一个又一个中国6.4事件,实际上就是为了败坏中国共产党的名声。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改革三十余年之间最先富裕起来的土豪劣绅和那些忽悠中国共产党的所谓经济精英收买入尚福林这样的党内败类大肆制造社会动荡,因为只有股市才可以大规模的煽动数亿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不满和反抗。而尚福林之流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串通反共势力成为推翻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有力工具。这才是每年6.4之前中国股市暴跌的真正原因。


(中国股市暴跌148点与6.4之殇:尚福林好大喜功造恶果 全文完)


相关文章:

收集茉莉花的种子,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

纪念六四22周年,在社交网站上将生日改为6月4日,坐等普天有良知的人一起过生日!

在change.org上签名声援艾未未(详细图解)

克服恐惧,走出勇敢的第一步



[欢呼中国茉莉花革命 chinajasminerevolution.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